期數:第004期 出刊日:201102

認識糖化血色素

文/新陳代謝科 林昆正

  人類血液中有紅血球,紅血球中有血紅素,正常成人的血紅素中有97%是血色素A(HbA) ,2.5%血色素A2 (HbA2)及0.5%的血色素F(HbF)。紅血球在血液中運行時,血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中附著在血紅素上,形成糖化血紅素。形成的量與血中葡萄糖的平均濃度成正比的關係,血糖越高,糖化血紅素的比例就越高。糖化血紅素(HbA1),又可細分出糖化血色素:HbA1a、HbA1b及HbA1c,分別佔血色素A的0.2%、0.4%、3-6%,而以HbA1c佔大部分。(1)
 
  糖化血色素(HbA1c)的形成分為兩個非酵素的反應步驟,一般正常的成人型血紅素HbA是由二條α-球蛋白鏈和二條β-球蛋白鏈所構成(α2β2),首先,β鏈的N端纈胺酸(valine)會和血糖的carbonyl group (ketone或aldehyde)快速的形成不穩定的醛亞胺aldimine (Schiff base,labile,pre -A1c),此反應與血糖濃度成比例且為可逆反應,在紅血球的生命週期中,部分的Schiff base會進入第二步驟,即速度緩慢的重組並形成穩定的酮胺(ketoamine),就是糖化血紅素(HbA1c),此為不可逆反應(圖 1.) (2)。HbA1c一旦形成,就會一直存在,直到此紅血球死亡為止,因為紅血球的生命週期為120天,所以HbA1c可以代表最近約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。
 
糖化血紅素的測定方法很多,依原理的不同,常用的約可分為以下三種:
 
(一) 酵素免疫分析法(Enzyme Immunnoassay):
針對HbA1c的測量,利用對血紅素β鏈的N端胺基酸與血糖結合部位作成的單株抗體來作測量糖化血色素。
(二) 硼酸鹽親和力高效液相層析法(Boronate Affinity HPLC):
針對全部糖化紅色素(Glycosylated Hb)的測量,利用硼酸鹽與血糖功能基(cis-diol)的特殊親和力來捕捉糖化血紅素。
(三) 陽離子交換高效液相層析法(Cation-Exchange HPLC):
針對HbA1c的測量,利用不同的血紅素其帶電性的不同,在通過離子交換的分析管柱時,以不同濃度梯度的緩衝液將其分離出來,再計算得到HbA1c的量。(1)
 
  臨床上測定的方法不同,所得到的糖化血紅素值也會稍稍高低不同,這會造成醫護人員在評估病患病況時的困擾,所以在1996年後,美國國家糖化血紅素標準中心(National Glycohemoglobi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; NGSP)要求所有測試糖化血紅素的廠商,在其測定機器出廠前皆需經該組織審核,將糖化血色素測試結果標準化,讓這些數據可以引用在糖尿病控制的相關建議上,讓這些數據有了國際統一的標準。目前本診所使用的方法是與國際標準化相同的方法,即陽離子交換高效液相層析法,是直接分析分離出的HbA1c的量,結果不需再經參考值校正,精密度高。
 
下列因素可能會導致糖化血色素檢驗異常,造成醫師對病人情況的誤判:
  1. 異常的紅血球週期:溶血性貧血(例如G-6- P D缺乏症)、急性失血恢復後、脾臟切除,缺血性貧血、葉酸或維他命B12缺乏所造成貧血,輸血等。
  2. 尿毒症(Uremia):因醯胺化血紅素(Carbamylated hemoglobin)的增加,造成干擾。
  3. 變異血紅素(Hemoglobin variants):如HbS、HbC、HbD、HbE以及海洋性貧血等。
  4. 胎兒血紅素F(HbF):Hb F過多會干擾糖化血紅素測量。
  5. 酒精:長期酗酒之病人,其血液中的酒精會與血紅素結合,會與HbA一起被分析出來而影響檢驗結果。
  6. 藥物的使用:服用大量阿司匹林或維他命C,也可能影響HbA1c檢驗。(1)
 
  如果有以上的情形,醫師會建議以密集自我監測血糖的紀錄來追蹤分析病患血糖變化,因為此時的糖化血紅素無法顯示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狀況。本診所最近發現一例糖尿病人,因為罹患罕見的同質上血色素的變異症,導致其糖化血紅素沒有辦法以最新科技方法檢驗出來糖化血紅素,造成臨床判讀的困擾,本診所已將此罕見病例發表在99年11月在台北舉行的糖化血紅素專題討論上提出個案報告,引發熱烈討論。
 
  目前已知糖化血色素數值與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率密切相關:糖化血紅素每降低1%,小血管併發症(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糖尿病腎病變)的發生率可降低37%;四肢末梢併發症(糖尿病神經病變)的發生率可降低43%;心血管併發症(心臟病或中風)的發生率可降低14%。(3)糖化血紅素只要高於7就應考慮接受進一步的治療。希望藉由這篇簡單的介紹,讓各位病友對於自己每3個月追蹤一次的糖化血色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
 
 
參考資料:
  1. 判讀HbA1c結果的陷阱 陳如珍 北市醫學雜誌 2006; 3(7):655-661
  2. bukala, R, Vlassara, H,Cerami, A, 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 1994; 32:77
  3. UKPDS: BMJ2000; 321: 405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