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數:第024期 出刊日:201901

News 10 top

文/營養師 林妤倩

1. 全球每八秒,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!
(2018年11月19日/台灣新生報/新聞內容擷取)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、吃太好、少運動,加上肥胖盛行,全球每八秒,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,糖尿病已經成為席捲全球的流行病!就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盛行率高達廿九‧九%,糖尿病患突破二三○萬人,每年仍以二‧五萬人快速增加。根據研究發現,透過積極減重及運動,可將糖尿病風險降低五十八%,六十歲以上更可達七十一%。研究證明,生活型態治療可降低約六成糖尿病風險,永越健康促進部主任賴思佳醫師表示,若能在前期就做有效的篩檢,發現症狀,把握住黃金預防期,開始行動,才是逆轉疾病的關鍵。
按編:糖尿病除了遺傳會影響外,飲食、運動及生活作息更是息息相關;提早做檢查,提早預防,調整飲食與作息、減重和運動,增肌減脂,改善血糖代謝能力保護您的胰臟,讓您免受糖尿病之威脅。
2. 睡眠好,精神佳,工作零失誤!
(2018年11月18日/優活健康網/新聞內容擷取) 針對睡眠不足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議題,已有具體研究調查了睡眠時間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係。睡眠時間4小時者,會呈現慢性的睡眠不足,但是當事人並不會特別感到睡意。睡眠時間8小時者,由於睡眠時間充足,所以與睡眠時間4小時的人相比、更不會感到睡意。有一個實驗曾比較睡4小時者與睡8小時者兩個群組,若進行相同作業產生的結果為何。實驗中發現,8小時睡眠時間的人只出現2次錯誤,相對於此,4小時睡眠時間的人則出現11.2個失誤,接近6倍的失誤率。讓受試者維持相同睡眠時間並持續調查,發現隨著日子愈長,失誤的次數也愈多。

按編: 上床30分前,勿碰3C產品,調整您的生理時鐘,給您充足的睡眠時間及品質,有助於增加工作效率外,有益於調整新陳代謝。若有任何睡眠問題,可適時與您的醫生做討論,千萬不要讓睡眠影響您的工作。
3. 健康長肌肉,走路穩妥當!
(2018年11月19日 /台灣新生報/新聞內容擷取) 人體老化的進展有高達七成來自後天影響如飲食營養、生活型態,人人都應為健康老化做好準備。維持良好的肌肉量,是健康老化的關鍵,特別是四十歲之後,優良蛋白質的攝取更是「存肌本」的重要關鍵。肌肉量在卅歲時已經達到巔峰值,之後肌肉量與肌力只會不斷走下坡。研究顯示,卅歲後每十年肌肉量與肌力會下滑八%,七十歲後更會加快速度,每十年就會減少十五%的肌肉量與肌力,若能為維持肌肉量,持續正常人體機能,年紀大時便能站得穩、也能更享受老年生活。肌肉是維持身體機能與代謝重要的關鍵組織,它不僅讓人類能夠站立、行走穩健,也影響整體的體力、抵抗力,因此維持肌肉量能避免疲勞、肥胖,因此,即早透過補充優質來源的蛋白質搭配適度運動,提升肌肉量能幫助強健骨骼、增強抵抗力,有助於優化整體的健康狀況,增進老年生活品質,進而享受自由、有尊嚴的老年生活。

按編: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於午、晚餐攝過量蛋白質,早餐的蛋白質攝取量明顯不足;均衡的優質蛋白質(豆、魚、蛋、大豆類、奶類)分配攝取於三餐,例早餐可以牛奶或無糖豆漿取代奶茶或咖啡牛奶、吃瘦肉不吃肥肉等方式,讓您長肌肉不長肥肉。
4. 正視「網路成癮」,莫遺憾終生
(2018年11月18日/台灣醒報/新聞內容擷取) 台灣的網癮問題已是全民症狀,12歲到19歲的青少年竟有19.8%是網路成癮,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也高達8.5%。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談到網路成癮時指出,WHO今年已將網遊成癮當成新精神病的一種,但普羅大眾仍未意識到嚴重性,「父母陪伴孩子是初期預防的最大作用,後期治療則包含認知行為,配合藥物控制。」

隨著WHO從2016年發現,大腦會因長時間使用網路而產生神經適應結構變化,這被視為是上癮的前兆,WHO即在今年將網路成癮納進新科的精神病之一,說明網路成癮嚴重層級已上升至全球性。而WHO定義的網路成癮包含多個標準,包含每週使用網路超過20小時、脾氣大、會為了使用網路而說謊等。國際定義的網路成癮正常值約是1.5%到8.2%,然而,據國發會於2015年的研究,台灣則是超標的國家之一,尤以12歲到19歲的青少年最為嚴重,約有19.8%網路成癮,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也高達8.5%,防止網路成癮已是台灣的全民運動。
按編:若您發現您的家人或周遭朋友有類似網路成癮而不自知時,請您幫他一把,尋求協助,莫讓他繼續沉迷而最終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。

5. 遠離糟糕的空氣,自我保護有撇步!
(2018年11月18日/健康醫療網/新聞內容擷取) 空氣品質差,細懸浮微粒(PM2.5)濃度偏高時,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,若有眼痛、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,應避免戶外活動;特別是敏感性族群,如:孩童、老年人及患有心臟、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,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;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,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。國民健康署針對空氣品質不良情形,提供民眾以下3招自我保護策略:

1、建議外出可戴口罩,由戶外進入室內時,記得洗手洗臉、清潔鼻腔,並適當關閉門窗,減少細懸浮微粒(PM2.5)的暴露(口罩應儘可能與臉部密合)。2、應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,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,尤其是老人及兒童,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。3、生活作息規律,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、自行車及步行,適當運動,維持身體健康狀態。
按編: 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,適時配帶口罩,做好自我保護,減少懸浮微粒影響我們的呼吸道。節能減碳,除了享應環保,也能減少空污,維護你我的健康。
6. 愛美也要顧眼睛!
(2018年11月18日/健康醫療網/新聞內容擷取) 一名女性因近視關係,工作需要長期配戴隱形眼鏡,近一年來發現自己大小眼狀況越來越嚴重,朋友也指出患者時常看起來像沒睡飽,眼睛無神;原以為是重症肌無力,但經過服藥並無好轉跡象,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,其是因長期配戴隱形眼鏡,進而導致眼瞼下垂所致。新竹馬偕眼科醫師李亞涵表示,在配戴或拔除隱形眼鏡時,以手指過度用力撐開上下眼皮,日久易造成提瞼肌筋膜鬆脫,進而導致眼瞼下垂,即便停止配戴隱形眼鏡也無法恢復。而眼瞼下垂可能發生於單側或雙側,又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,先天性多為提瞼肌發育不良導致,後天性則好發於老年人,因為老化關係造成提瞼肌筋膜鬆脫,無法有效控制眼瞼張開,使上眼皮遮蓋部分黑眼珠,外觀上單眼下垂有如大小眼,而雙眼眼瞼下垂則有精神不濟之樣。

按編:配戴隠形眼鏡,仍不可配戴超過每日8小時,並定期做保養,確實清潔及更換;若在配戴上有任何不適,一定要與專業眼科醫生做討論,以保護您的靈魂之窗。
7. 「我的餐盤」教您享受美食無負擔
(2018年11月17日/健康醫療網/新聞內容擷取) 天氣逐漸轉涼,與親朋好友一同圍爐享用火鍋暖胃又暖心,但相較於一般飯菜搭配的傳統飲食,吃火鍋容易在歡愉的聚餐氛圍下,不自覺攝取過多熱量。而火鍋常使用的食材、配料及飲料亦處處隱含陷阱,如:五花肉片、加工火鍋料及沙茶醬,也常搭配含糖飲料及甜點。以去吃到飽可能吃到的份量估算,一餐可能攝取近2800大卡,約相當於10碗白飯的熱量,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0大卡,甚至超過整天的熱量需求。吃一頓約需跑83圈操場,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。為了不要經歷一個冬天就讓身材走樣,民眾可善用「我的餐盤」口訣,透過控制飲食份量及選擇食材,讓自己吃得更健康。為了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均衡飲食,國民健康署今年公布我的餐盤的圖像及口訣,建議民眾運用「我的餐盤」圖像比例及口訣:「每天早晚一杯奶、每餐水果拳頭大、菜比水果多一點、飯跟蔬菜一樣多、豆魚蛋肉一掌心、堅果種子一茶匙」,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。

按編: 一波波的進補,一次次的喜宴,除了讓您的體重節節上升外,也讓您的健康亮紅燈(例:痛風發作、血脂肪偏高、血糖升高…),善用「我的餐盤」圖像比例及口訣,維持健康、身材不爆走。
8. 莫讓「油脂」影響你的生活
(2018年11月22日/華人健康網/新聞內容擷取) 別小看三酸甘油酯超標問題!三酸甘油酯長期超標,不僅是引起高血脂上身的關鍵,更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關鍵元凶;且研究更顯示,三酸甘油酯嚴重超標者,其死亡風險將較常人增加68%。因此,民眾若發現自身有三酸甘油酯超標問題,應積極矯正不當的飲食習慣,加以改善才是。故想要改善三酸甘油酯偏高問題,不僅要減少醣類、脂質,也要控制飲酒量!建議這類民眾平時應多攝取有豐富膳食纖維的根菜類、海藻、大豆,以及富含能促進血流的DHA&EPA的青背魚,並配合適時的運動,就是有助減少三酸甘油酯的好方法。

按編:正常人三酸甘油脂標準應<130mg/dl,總膽固醇濃度要<200mg/dl,低密度膽固醇(LDL,就是一般人俗稱壞的膽固醇)要<130 mg/dl。飲食中的酒精、含糖食物(例:含糖飲料、餅干、糖果、精緻糕點、精緻糖…)及氫化油脂(例人造奶油、植物油粉…)、富含飽和性油脂的食物(例:豬皮、肥肉、湯品、內臟類…),都潛藏著危機;而血脂肪的過高,代表有高血脂的問題,無形中就提高了心血管的風險,不得不注意。
9. 輕鬆訓練,讓您告別頻尿、漏尿的問題
(2018年11月22日/早安健康/新聞內容擷取) 重要會議或考試進行到一半,總是感受到上湧的尿意而難以專注?或是出門遊玩總是要注意每一個休息站、公廁的位置,害怕頻尿、漏尿讓你憋不住?日本泌尿科專業醫師指出,頻尿漏尿問題可能與骨盆底肌群肌力不足有關,而簡單的跨步、蹲下動作,就能輕鬆強化骨盆底肌,改善頻尿、漏尿困擾!日本泌尿科醫師關口由紀表示,頻尿、漏尿的問題,可能是由於骨盆底肌群因老化、生產等原因漸漸鬆弛,特別好發於女性40歲、男性70歲左右的時間。另外,年紀增長也會造成膀胱儲尿量減少,使人容易感受到尿意而引起頻尿。關口由紀也推薦了一個簡單的動作,可以鍛鍊骨盆底肌群,達到預防改善頻尿的效果。1.雙手叉腰,右腳向前踏一步再縮回,一共做3次。2.向前踏第3次後維持前踏姿勢3秒,再將腰部向下連壓三次,每壓一次就同時喊出「哈」的聲音。3.換邊也用同樣做法,左右腳各做一次為一回。一開始每天做5回,習慣後一天做10回,即可強化骨盆底肌群。

按編:除了進行骨盆底肌群的訓練外,避免攝取含刺激性、利尿的食物,例:茶類、咖啡、瓜類、玉米鬚…等食物,也都能幫您減輕令人尷尬的情況,減少頻尿、漏尿的困擾。
10. 均衡攝取食物6大類,避免養出胖小弟及瘦小妹
(2018年11月22日/華人健康網/新聞內容擷取) 寶寶1歲後,隨著對奶水需求量的減少,每次的餐盤內容,建議可儘量包含全榖雜糧類、蔬菜、豆魚蛋肉類及水果,其中全穀雜糧類的分量與蔬菜相當,水果一天1~2份,豆魚肉蛋類則可少於全穀根莖類的分量。多元的食物種類,有助增加孩子對各種食物的熟悉度,也能確保多樣營養素的攝取較周全,若孩子對某些特定蔬菜接受度不高,除了改變烹調方式做為嘗試,也不用強迫孩子馬上接受,以蔬果來說,種類多、相互取代性高,只要家長確保食物供應多樣化,就不怕孩子因為不吃某樣食物而缺乏特定營養來源。

   楊亦而營養師提醒,深綠色蔬菜介入寶寶副食品的時間點要儘量提早,以便提高孩子日後對綠色蔬菜的接受度,且綠色蔬菜含有關鍵營養素如:葉酸,建議每天的蔬菜中需包含至少1/3的深綠色蔬菜。同時,也建議家長可在寶寶的飲食中,適量加點好的油脂,增加寶寶的熱量攝取來源。對1~3歲的寶寶來說,無論高矮胖瘦,除了在正餐上避免高油脂與重鹹,甜食也須嚴格杜絕,精製糖分的攝取,建議每日不超過10公克。甜食不但會影響寶寶對正餐的食欲,還會增加寶寶身體的負擔,建議家長不要以零食做為孩子正向行為的獎賞。

按編:小朋友從小的飲食行為的養成來自於照顧者,而照顧者不偏食、避免高油脂及重鹹,不過度食用精緻含糖食物,從小培養小朋友均衡攝取食物6大類的飲食習慣,才能避免小朋友過瘦與過胖的體態;而若生長曲線有低於3%以或高於97%,可適時與營養師做討論,提早調整。